根据外交部消息,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邀请,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于4月13日至15日访华。其间,秦刚将分别同他们举行第六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以及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这两位欧洲官员同时访华有何深意?贝尔伯克曾发表过一些对华不友好的言论,此番访华能否改变她对中国的偏见?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资料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资料图)
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硕表示,相比朔尔茨和其所在的社民党,贝尔伯克更为西方意识形态所影响,在经贸等问题上的考虑则较为靠后,造成了她对中国的错误理解。
不过,在此前举行的G20外长峰会上,她也曾明确承诺德方将恪守一个中国原则、重视中方关于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十二点主张。
“德国和欧盟都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作为应对全球问题的伙伴必不可少,而中国的底线不容碰触。此行能否改变她的对华态度尚未可知,但能够进行对话是一个减少误解、巩固中德与中欧对话的机会。”张硕对潮新闻记者说道。张硕认为,和之前马克龙与冯德莱恩一起访华一样,这次贝尔伯克与博雷利一起到来的外交形式很罕见,充分表明了德国和欧盟对于中德以及中欧关系的高度重视,是一个积极信号。
“为了彰显德国和欧盟之间的紧密团结,维护欧洲一体化进程。表明德国与欧盟愿意在应对国际和地区挑战、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等方面步调一致,加强合作。这也有助于增强中德以及中欧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张硕对记者说道。
当地时间3月2日,秦刚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议期间会见贝尔伯克。(图源:外交部网站)
她表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在全球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欧盟内部也认识到,与中国所谓的“脱钩”绝不可能。欧洲需要在俄乌冲突、安全贸易等问题上保持与中国的密切沟通。此外,中国的市场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早在去年11月3日,“外交家”(TheDiplomat)网站就发文指出,德国想和中国“脱钩”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根据这篇文章,德国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占其总产量约40%,对于大众来说,这个数字约为50%;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BASF)最近斥资100亿欧元在中国南方开设了一个巨大的新生产基地,其未来收益增长的三分之二预计来自中国市场。另外,根据一份德国公司样的本分析,40%的贸易公司和近一半的工业公司依赖中国提供关键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在汽车行业,这一比例为75%。
“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旨在加强两国在多个重要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以及共同应对国际和地区挑战。在欧洲经济发展行至深水区,且全球安全也面临挑战的当下,举行这次对话正当其时。”她对记者说道。“双方可以借助这个对话机制,探讨中德作为两个重要世界大国的国际角色与定位,就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推动多边主义和维护国际安全等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寻求在未来更加广阔的合作道路。”
(来源: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标签: